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,糧食生產受到一定影響,糧食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今年七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就強調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,同時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?!耙恢嘁伙埉斔紒碇灰?,一針一線恒念物力維艱”。我們中華地大物博,美食文化源遠流長,中國人對于“吃”極度講究。但是我們在追求極致的味覺體驗的同時,也應該時刻謹記勤儉節(jié)約的光榮傳統(tǒng)。
自2013年來在厲行節(jié)約的“光盤行動”號召下,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,各種浪費現(xiàn)象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減少,但還是有不少人投機取巧,造成另一種浪費。比如,前段時間風靡直播平臺的各種“大胃王”吃播,頻頻被曝出假吃催吐浪費糧食的黑幕,他們一方面利用了人們的獵奇心理,借直播之風吸引網(wǎng)民的眼球來獲取流量,另一方面也傳播了奢侈浪費的不當飲食觀念。
放眼過去,對于食物的敬畏,一直貫穿在我們這個千年古國的歷史脈絡中。一次次的饑荒讓我們明白食物的珍貴。也正因如此,我們從小就被長輩教育:不可以浪費一粒糧食;吃飯的碗要干干凈凈。但也許是因為我們國家發(fā)展的太快,爆發(fā)的物質財富和迅速分化的階級讓很多人對食物失去了敬畏之心,這些網(wǎng)絡上迅速躥紅的“大胃王”吃播,也讓我們忘記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。
就目前來看,縱然我國地大物博,但耕地面積占比卻不高,人均耕地面積更是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同時我國人口眾多,糧食需求總量同樣驚人,況且,在很多偏遠地區(qū),人們仍然處于食物相對不夠充盈的階段。
如今,國家正式定調“內循環(huán)”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主線,而糧食問題恰恰又是內循環(huán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正所謂“打鐵還需自身硬”,著力于修煉內功以提升經(jīng)濟對外部環(huán)境變化的免疫力方為明智之舉。作為偉大祖國的一份子,更是如此,節(jié)約食物、杜絕浪費,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!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丟棄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要堅持厲行節(jié)約,反對浪費的精神,做厲行節(jié)約的踐行者、文明餐桌的維護者、美好生活的創(chuàng)造者,才能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事業(yè)不斷向前推進。